欢迎进入海原县委组织部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正文
党建领航 高崖乡“产业+就业” 双轮驱动激活乡村振兴
2025-09-25 10:05:00    来源:高崖乡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9-25 10:05:00

  党建领航 高崖乡“产业+就业” 双轮驱动激活乡村振兴

  高崖乡坚持党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积极探索“党建+”模式,以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抓手,以促进群众稳定就业增收为目标,成功打通了“产业兴”与“就业旺”之间的良性循环通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党建+特色农业” 联农带农夯实增收基础。

  乡党委、政府将产业发展作为稳定就业的根本之策。通过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多方联动模式,推动特色农业实现从种植、管理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升级。其中,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535棚精品小番茄,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果”。这些番茄棚年均亩产超过8000斤,年总产值突破1300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750余名本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年发放工资总额超过600万元,人均年增收近8000元。同时,甜瓜、西瓜、经果林的规模化种植,以及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作物的精深加工,在育苗、田间管理、采摘、分拣、包装等环节创造了大量灵活的季节性岗位,累计提供各类务工机会逾3200个,有效拓宽了不同年龄段和劳动能力农民的增收渠道,实现了“产业落地,群众受益”。

 

  “党建+畜牧养殖”延伸产业链 实现“产业覆盖就业”

  高崖乡聚焦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将其培育成支柱产业。目前全乡牛存栏量达1.7万余头,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2%以上。乡党委牵头,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和市场对接,鼓励农户补栏优质母牛、科学调购育肥、扩大标准化出栏规模。同时,着力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专用饲草玉米种植、饲料加工,普及科学养殖与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并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肉牛产业的整体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更关键的是,形成了从饲草料生产、牲畜养殖、防疫服务到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养殖业各环节对本地劳动力的充分吸纳。许多农户从传统的散养户转变为现代养殖场的产业工人或产业链上的服务提供者,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叠加,显著提高了生活水平,真正达到了“产业发展无闲人,链条延伸就业广”的良好效果。

  “党建+新兴业态” 拓宽灵活就业新路径

  除了深耕传统农业外,乡党委、政府还以开阔视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以市场需求旺盛的交通运输业为突破口,创新实施“党支部+运输公司+个体车主”的扶持机制。村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担保,联系行业专家提供驾驶技能提升、运营管理和风险防范等创业指导,有效破解了群众购车资金不足、运营经验缺乏等创业难题。目前,全乡大型货车保有量已突破610辆,直接带动1300余人稳定从事运输业及相关服务业,年创收总额超过3600万元,交通运输业已成为高崖乡农民增收的“新引擎”。此外,乡里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模式,在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乡村道路提升等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优先且有组织地吸纳本地劳动力500余人就近就业,让群众在参与家乡建设的同时获得实实在在的报酬,实现了“基建项目促就业,家门口里稳增收”。

  “党建+优化服务” 精准匹配提升就业效能

  为保障产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高效、精准对接,高崖乡着力构建覆盖全域、贯穿全流程的就业服务体系。依托新建的乡级“零工驿站”和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的劳务服务站,利用微信群、乡村大喇叭、信息公示栏等多种媒介,实时收集、发布县内外用工信息。充分发挥全乡47名劳务经纪人和各村网格员、村干部的作用,定期入户摸排,动态更新劳动力数量、技能水平、就业意向、预期薪酬等信息的数据库。通过数据比对和人工推荐,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减少了群众找工作的盲目性和企业的招工成本。乡政府还创新成立了“产业用工调度中心”,由分管副乡长牵头,统筹管理特色农业、畜牧养殖等产业的季节性用工高峰需求,统一发布招募信息、组织技能短训、协调用工分配,既有效防止了用工环节的“小团体垄断”和不公平现象,又确保了参与本地基建项目的劳动力日均收入稳定在150-200元的合理区间,维护了劳动者权益。

  下一步,高崖乡将继续深化拓展“党建+”模式的内涵与外延,推动特色农业、畜牧养殖、新兴业态等多元产业更高水平协同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绘就产业兴旺、就业充分、生态宜居、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

【编辑】:
【来源】:高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