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海原县委组织部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正文
海原县“三个一线”工作法深化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
2013-04-25 15:41:00    来源:海原党建网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13-04-25 15:41:00

  自“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启动以来,海原县各部门(单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群众普遍欢迎。为建立干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下基层活动,海原县推行“三个一线”工作法,在一线调研、实践、服务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拉网式”排查,在一线调研中访民情。一是以“两个会”为抓手,做好重点问题排查梳理。即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民情恳谈会的形式,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归纳整理,协调解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现场办公解决了老城区部分群众反映的巷道硬化、美化问题,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居民小区排水难问题;县四大机关领导开门接访群众41件101人次,批转信访件15件,现场解答26件。二是用好“两支队伍”(即信访维稳员和村组驻点干部),结合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进行拉网式排查,走千家、进万户,重点围绕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纠纷、重点信访案件、突出治安问题、安全生产问题等进行走访,建立群众矛盾纠纷档案,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整理上报。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1.4万户,发放征求意见表2.6万份,征求到意见建议4527条,经梳理汇总,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改善、干部作风建设和民风建设五大类共51项,目前已整改解决33项,还有18项正在积极解决中。

  二、“立体式”结合,在一线实践中解民难。一是深化干部下基层与县委中心工作相结合。结合全县重点工作,下基层干部主动充当政策宣讲员、信访维稳员、工作推进员、党建指导员、群众勤务员,在工作实践中提升素质、服务群众。在下基层活动中,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616件,已解决572件,正在解决44件。二是深化干部下基层与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干部在基层一线创先争优,服务为民,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发放社会保障卡21.6万张。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5151万元,扎实开展民政救助对象大排查工作,取消不符合救助对象2992人,清理重复享受救助1307人,新纳入救助对象4830人。三是深化干部下基层与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相结合。干部下基层主动参与基层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安全事故、权属纠纷等急难险重工作,着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为群众解决一批急难险重问题。老城区管委会在大县城建设中,及时成立了由纪委、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联合办公的现场指挥部,“零距离”解决群众在拆迁、征地中反映的问题,确保了大县城建设征地拆迁顺利进行。  

  三、“互动式”帮扶,在一线服务中助民富。一是开展党员群众“1+X”结对帮扶活动。明确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3户群众,采取发放意见征求表、面对面座谈等形式走村入户,听取群众诉求,记好民情日记,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史店乡充分发挥“支部+协会+运输户”的模式,打造诚信运输,拓展了运输市场、培育和壮大了一批运输队伍,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开展“三送”活动。县直各单位为联系点村组群众赠送相关致富项目书籍,邀请农技专家为群众送技术、送信息、送政策,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 的难题。农牧局、水务局等单位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联系贩运大户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农作物田间管理、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开展民生工程大建设活动。年初县政府承诺为民办好的12件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3件,其它9件正在办理。组织劳务输出6.8万人,创收5亿元。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6.7万户信息录入、归档整理、信号开通工作。出台交通运输业扶持发展优惠政策,努力打造宁夏交通运输业第一县。海原四中、体育馆、市政道路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一批老城区大县城建设正加紧进行,大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展开,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全面实施,受到了群众欢迎。(胡玉蓉)

【编辑】:
【来源】:海原党建网